首次提出利用海水温差发电设想的,是法国物理学家阿松瓦尔。1926年,法国物理学家G?Claude进行了海水温差发电的小型试验。他在烧瓶A里加入28°的温水(这相当于海水表层的水温);连接在另一端烧瓶B里放入冰块,并保持0°水温(以代表海洋深层的水温)。用真空泵将A烧瓶内的空气抽出(抽到压力低到1/25大气压)。由于液体的沸点是随着加在液面上压力的减小而降低的,所以在此低压下,足以使得烧瓶中28℃的水沸腾起来。要是能够使烧瓶内的真空度进一步提高,也就是使烧瓶内的压力变得更低,那么烧瓶内的温水就会提前沸腾而迅速蒸发。这样,相对于烧瓶B内0℃的冰块,就产生了以水蒸汽压差为主的压力差。于是,A烧瓶内蒸发的水蒸汽通过一个喷嘴喷出,推动涡轮发电机组进行发电。
现在的新型海水温差发电装置,是首先把海水引入太阳能加温池,将海水加温到45-60 ℃有的可高达90℃),然后再将温海水引进保持真空的某一空间,让它蒸发,借助于水蒸汽来推动汽轮发电机组进行发电。
不过通常的做法是,采用氨作为工作物质,用氨来吸收海水表层的热量而蒸发氨蒸汽,以推动气轮发电机组进行发电。做完功以后的氨被送进冷凝器(由深层的冷海水进行冷凝),再通过泵将液态氨重新泵入蒸发器,同时利用表层海水使氨再次蒸发,继续发电。
1930年,克劳德在古巴海滨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海水温差发电站,获得了10 kW的功率。1979年,美国在夏威夷的一艘海军驳船上安装了一座海水温差发电试验台,发电功率53.6 kW。1981年,日本在南太平洋的瑙鲁岛建成了一座100 kW的海水温差发电装置,1990年又在鹿儿岛建起了一座兆瓦级的同类电站。海水温差发电涉及耐压、绝热、防腐材料、热能利用效率等诸多问题,目前各国仍在积极探索中。
利用海水的温差来进行发电,还可以得到一种副产品——淡水,所以说海水温差发电还兼有海水淡化的功能。一座发电能力为10万kW的海水温差发电站,每天可分馏出378 m3的淡水,以解决工业用水及饮用之需,另一方面,由于电站抽取的深层冷海水中富含营养盐类,所以在海水温差发电站的周围,正是浮游生物及鱼类栖息的理想场所,这将有利于提高鱼类的近海捕捞量。灯饰之家是专注于灯饰,照明,灯具,照明灯具,灯饰大全的新闻资讯和各灯饰,照明,灯具,照明灯具,灯饰大全的装修效果图与建材网络营销等服务,敬请登陆http://dengshi.jc68.com/